人工濕地

人工濕地工程設計方案
人工濕地(CW—ConstructedWetland)污水處理技術是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種污水處理新技術。它具有處理效果好、氮磷去除能力強,運轉維護管理方便、工程基建和運轉費用低以及對負荷變化適應能力強等特點,比較適合于技術管理水平不很高,規模較小的城鎮或鄉村的污水處理。
人工濕地的凈化機理:人工濕地對廢水的處理綜合了物理、化學和生物的三種作用。濕地系統成熟后,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將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長而形成生物膜。廢水流經生物膜時,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擋截留,有機污染物則通過生物膜的吸收、同化及異化作用而被除去。濕地系統中因植物根系對氧的傳遞釋放,使其周圍的環境中依次出現好氧、缺氧、厭氧狀態,保證了廢水中的氮磷不僅能通過植物和微生物作為營養吸收,而且還可以通過硝化、反硝化作用將其除去,最后濕地系統更換填料或收割栽種植物將污染物除去。
人工濕地的凈化機理:
對SS:濕地系統成熟后,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將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長而形成生物膜。廢水流經生物膜時,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擋截留。
對N、P:濕地系統中因植物根系對氧的傳遞釋放,使其周圍的環境中依次出現好氧、缺氧、厭氧狀態,保證了廢水中的氮磷不僅能通過植物和微生物作為營養吸收,而且還可以通過硝化、反硝化作用將其除去,最后濕地系統更換填料或收割栽種植物將污染物最終除去。
對有機物: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膜的吸收、同化及異化作用而被除去。
人工濕地污水水質
?。ㄒ唬?、作為生活污水處理的主體工程。
mg/l);水量按照5000m3/d設計。8--10mg/l(取最大值10mg/l),Pmg/l(取中間值3530--40NH3—Nmg/l);mg/l(項目取中間值250200--300mg/l);SSmg/l(取中間值200150--250mg/l,需監測核實);BOD250—350mg/l(項目取中間值300按照城鎮生活污水水質一般范圍,可認為生活污水水質狀況如下:COD
?。ǘ?、作為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后續工程。
1mg/l;水量按照5000m3/d設計;作為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后續工程,人工濕地的處理壓力要小得多,且水平潛流式人工濕地對氨氮的處理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濕地,本項目暫不深入分析此項。15mg/l,PNH3—Nmg/l;30mg/l;SS3060mg/l;BOD一般鎮區均需要建設二級污水處理廠,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標準,如二級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,則污水處理廠出水應執行廣東省《水污染排放限值》(DB4426--2001)中第二時段中的二級標準:COD
人工濕地出水要求
mg/l。1mg/l,P15NH3—Nmg/l;30mg/l;SS30100mg/l;BOD生活污水最終出水預計進入北部排灌渠,按照《中山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保護規定》(中府[1997]115號)的功能區劃,該渠符合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中Ⅳ類水體要求,因此人工濕地出水應執行廣東省《水污染排放限值》(DB4426--2001)中第二時段中的二級標準;為:COD
人工濕地效率處理
采取以挺水植物系統為主的潛流濕地類型,根據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,在正常情況下,潛流型人工濕地污染去除率為:COD>mg/l;;SS85--95%,可達到1080%;BOD<NH3—N20mg/l;>60%,P>90%,農藥及細菌>90%。因此生活污水流經人工濕地后,其水質為:COD<72mg/l;BOD<SSmg/l;20<NH3—N20mg/l;;<mg/l,符合廣東省《水污染排放限值》(DB4426--2001)中第二時段中的二級標準。1mg/l,P14
人工濕地處理工藝
考慮到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濃度普遍不高,預處理可不設穩定塘,只設格柵間、集水井;因SS濃度相對高,為避免發生堵塞,可置多孔管和三角堰,并定
期取出填料清洗,可有效防止堵塞;工藝流程如下: